2025-07-24 分享:
林昊,广西药品检验研究院一名普通的检验员,2023-2025年作为驻河池市南丹县八圩瑶族乡老圩场村的第一书记,在600-1000米高海拔喀斯特山区,他以脚步丈量民情,用实干破解难题,带领全村开启了一场“共建和美老圩场,共享美好新生活”的生动实践。获2024年度优秀驻村第一书记称号、在南丹县2023年座谈会作典型经验交流发言、被推荐为南丹县捐资助学先进个人等殊荣。
筑牢堡垒强根基,党建领航聚民心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林昊深知,一个坚强有力的党组织是乡村振兴的“主心骨”。他坚持把建强村党组织作为首要任务,组织党员深学党章党规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筑牢思想根基。他推动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优化党建资料,建立党员花名册、分布图、作战图,让支部运转更规范高效。采用“走出去+组团”模式,联合塘浪村、甲坪村、关西村党支部,共同开展“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文化”主题党日活动,打破了地域界限,激发了党员活力。这种跨村联建,让学习交流更深入,也让乡村振兴的共识在更大范围凝聚。重点发展有知识、有闯劲的年轻人入党,优化党员结构,两年来村党支部发展了2名预备党员,并收到2名90后青年的入党申请书,为党组织注入蓬勃朝气。他利用远程教育、实用技术培训等方式,提升党员致富带富能力,让党员真正成为乡村振兴的“领头雁”。
产业造血促增收,鼓起村民“钱袋子”
如何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让村民的腰包真正鼓起来?林昊把发展产业、促进增收作为核心任务。他敏锐抓住电商等风口,积极探索“公司+农户”模式,推动村里的土特产通过电商平台、社区团购、展销柜等新渠道“飞”出大山,引进电商助力蜂蜜等为全村直接增收30万元左右,这些努力收获了亮眼成绩:相关事迹被新华网客户端、学习强国、广西云客户端、河池电视台等央媒区媒报道近40次,是南丹县乡村振兴工作获报道次数最多的村。
林昊(左一)积极探索“公司+农户”模式
制定了“因地制宜、靠山吃山”的发展目标,打造“瑶山蜂蜜+火麻油茶+中草药种植+生态养殖”产业矩阵,推动“一村多品”产业多元融合,种植烟叶、通草、板蓝根等中草药产业,通过“村委+合作社+农户”模式,年产蜂蜜超3000斤,推广养蜂等技术,57户农户年获产业奖补,户均增收5000元。依托300亩野生茶场,在油茶产业上做文章,“舒眉姐”已获得国家商标注册证,升级县城区“敏姐油茶”品牌店,推动“赖家茶”非遗申报,推进高山火麻油茶一二三产业融合,提升老圩场村农产品影响力。同时,积极推动新建家庭农场2个、标准化羊圈3座,黑山羊存栏量达300头,形成“林下养蜂—高山种茶—坡地牧羊”的立体循环农业模式。
群众发展产业的热情高了,销售也要跟上,林昊想着,产品虽然不多,但都是地道的土货,受产量和人力投入不足的影响,在本地市场销售没有竞争优势,但可以尝试销售给追求原生态、高品质的网络买家,林昊以“讲好乡村故事”为突破口,搭建起后盾单位团购渠道,帮助村民打通线上线下销售渠道,仅2024年,通过电商直播、市集等带动瑶山蜂蜜、火麻油茶等农特产品销售近10万元。
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人才是关键,他主动对接县人社局、县农业农村局,成功在村内举办2023年南丹县第8期初级农作物种植技术员培训班、2024年南丹县高素质农民培训班,培养了83名本土技术能手,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有效激发了村民发展特色种养业的积极性。
成功举办技术员培训班
枝叶关情办实事,织密民生“保障网”
林昊细致整理全村花名册、脱贫户、党员以及十类重点人群和特殊群体清单,建立动态数据库,把全村289户、水源点、基本农田等制成作战地图,为精准施策提供依据。在各屯显著位置张贴村规民约,推动村务、党务、财务规范公开,落实“四议两公开”制度,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他始终把为民服务放在心头,努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他紧盯稳岗就业,建立详细的务工信息台账,动态更新国家、广西防贫系统数据。对未就业人员开展“一对一”帮扶,落实“251”措施(提供至少2次职业指导、推送5个针对性岗位、推荐1个培训项目),优先推荐就业岗位,开发公益性岗位托底,已开发了21个公益性岗位,全力保障村民收入稳定。全力推进医保收缴,确保脱贫户、监测对象、低保户100%参保。
借势聚力谋长远,盘活资源“促振兴”
林昊积极争取后盾单位资金用于“保水修路”,用于支持高山茶合作社发展、村委道路扩宽维护、实施“水兴惠民和水源保护”项目、建设青山屯100米生活废水排放沟及处理池,实实在在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同时,发挥后盾单位广西药检院技术优势,联合南丹四小、一小共建2个药品安全壮瑶药特色科普小基地,帮扶种植扶芳藤、莪术等30余种药材。与村卫生室联建药品化妆品安全科普法治宣传志愿者服务站,让药品安全知识飞入寻常百姓家。争取企业捐赠了南丹县第一个配备AED急救装备的山村,提升山村公共安全应急水平。创新探索“盘活资产+乡村振兴”模式,协调广西药检院将低效、闲置但仍有使用价值的固定资产调剂到乡村,节约财政资金约15万元,变“闲”为宝,物尽其用。
老圩场村属高海拔喀斯特山区,常年面临季节性缺水难题。为解决用水难题,林昊牵头,老圩场党支部成立党员突击队,翻山越岭摸排全村水源,在红岩屯发现了一个老圩场村的最大水源,日流量可达40吨。同时,争取广西药检院党建经费支持新建了80m³的高位抗旱水池,把水源保护和片区饮水供水一体化项目列入河池市2025年度基层党建“书记项目”,自治区药监局也提供了定点帮扶项目补助和企业捐赠资金共资金17.75万元,还通过村集体经济资金、群众自筹、其他资金等将五大水源的高位水池联网,构成了老圩场村高海拔大石山区的自供水一体化内循环模式,日供水量将提升至120吨,满足70%人口生活及农业用水。
林昊(左一)组织党员突击队多次到水源点测量流水量数据情况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林昊将思想化作躬耕田野的实践动力,从山货“出圈”鼓了腰包,到技术培训富了脑袋;从公益岗位暖了心窝,到药品科普护了健康;从红色基因的薪火相传,到百年茶韵的挖掘守护;从跋山涉水寻水源,到争取资金建水柜……每一步前行,都印刻着一名驻村第一书记的初心与担当。
热门新闻
10月18日上午,自治区食品药品检验所党委召开第16次党委(扩大)会,集中学习研讨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党的二十大广西代表团讨论时的讲话精神。党委书记、所长赵庄主持会议并领学发言。
9月23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宣布成立第十二届药典委员会。广西食品药品检验所中药民族药专家罗轶位列其中,这是此届广西唯一一名当选的药典委委员,也是广西食品药品检验所专家连续26年当选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